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voviboy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手机访问
  •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极简智库 首页 质量管理 质量保证 查看内容

    IPQC制程质量控制应该怎么做?你看完就明白了!

    2025-4-24 14:41| 发布者: aido| 查看: 17709| 评论: 0|来自: IATF16949

    导 读

    巡检人员不但需要对产品的属性、文件了解,更重要的是还需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与产线达成良好友善沟通。

    Part 1

    IPQC及其工作特点 


    什么是IPQC


    IPQC就是制造过程品质控制。


    IPQC一般指制程巡回检查,指在是在产品制造过程中,使用巡回的方式定时检查和确认过程参数,作业变更内容,使用的标准等是否符合要求,并记录检测状态,加以必要的控制和督促。


    巡回检查:指定时的按指定的项目实施轮流检查。


    制程:专指产品的制造过程。


    1. 当机立断处理制程异常



    2. 实事求是反馈不符合事项


    IPQC应站在独立公正的立场上,客观的通报不符合事项:


    独立:即在工作过程中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独立开展工作。


    公正:就是以制度为准绳,不偏不倚,实事求是。


    客观:就是眼见为实,论事必须有证据。


    3. 彻底追踪不良事项


    对发生的问题要穷追不舍,直到满意解决为止。 


    IPQC作业要求


    一看二动三检:


    “一看”为勤看;

    二动”为动手检,动嘴说;

    “三检”为检来料,检工艺作业,检产品。


    Part 2

    首检及其注意点

    1. 什么叫做首检?


    首检是指在生产前针对首件(通常是3-5 pcs)进行的检验,其目的是防止系统性风险产生批量的不良(如工艺不良,设备或工装不良,来料不良,及作业不良)。


    2. 首检的实施要点


    生产前进行的针对首件的检验。


    特别针对依赖设备及工装等易产生系统性风险的工序,如涂布、激光焊等。


    可能产生批量不良的工序,如制浆、涂布、激光焊、注液等。


    3. 首检容易出现的问题


    只重视产品,不重视来料及工装,工艺,结构及性能测试问题。


    作首检合格却未完成首检程序,无首检报告,导致出现问题时无法追溯和分析原因。


    首检不合格未立即报告。


    4. 首检的风险控制


    在首检后首批下拉的50-100pcs产品进行跟踪和复检。


    对首检异常和有关部门不配合要立即逐级上报,直到问题得以解决。


    在巡检中发现问题首先查首检相关记录和必要时及时进行复检。


    Part 3

    巡检及其注意点

    1. 什么是巡检?


    巡检是指在产品首检合格后进行定时的按指定的项目实施轮流检查。


    2. 巡检实施要点


    首检必须合格,且程序完整。


    巡检的重点是:


    新的产品,新的设备及工装,新的来料和有异常的来料(如经评审的物料),新的员工,及不稳定的过程中的变更,如生产中途修机,更换材料,变更工艺,换人,调试设备等。


    3. 巡检容易出现的问题


    异常未解决,上次异常未关闭,忘了确认改善效果,又进行生产。对前次异常未解决的生产应拒绝其生产并立即报告。


    异常未找到真正的原因,不良产生的源头仍在产生不良品。


    只注重产品的不良,不重视来料和工艺,设备工装管理维护。


    只注重巡检中抽取的样品的不良,未对转序的不良进行监控。


    只重视不良率,不重视不良分布。


    只重视重点工序不重视一般工序。


    对全检工位监控及了解不足。


    4. 巡检的风险控制


    盯住“新”:新人,新机,新工艺,新产品,新物料。


    对重点工位加大频率从严控制,一般工位按正常频率,一个也不能少。


    对全检工位作为重点监控,将全检工位的问题追溯到具体的作业岗位,从后面往前追查源头,并加以控制是事半功倍的方法。


    定时对转序产品按抽样计划进行抽检,容易发现连全检都没能发现的问题。是真正有效地交叉控制抽样风险的最好的办法。


    发现问题必须及时通知下工序,以便下工序进行协防,把关,对临时变更也应及时知会下工序。


    Part 4

    品质异常及其处理

    1. 品质异常的条件


    不良率超过控制目标(根据产品及品质的不同发展水平而定,由主管以上人员确定)。


    在SPC体系中达到判异的条件。实际报废或损耗数较大,需要作出反应。


    首检不合格或经调整后重新首检后仍不合格。(首检不合格后必须作出调整才可再次制作首件,未作任何机器,人员,作业,工艺的调整,再次首检合格可能是假象,不能排除在量产中出现问题,达不到首检的目的)


    2. 品质异常管理容易出现的问题


    品检人员容易忽略对工艺,来料,作业,设备的异常问题的报告。


    只注重产品及不良率的异常。只注重不良率不注重不良分布。


    3. 品质异常中IPQC的处理


    要及时发现,早发现,报告要准确。


    出具报告前要对5W2H要素查清查实。


    和生产现场管理有效沟通,进行停机或停产处理(按权限要求进行)。要跟踪异常报告后的进展和有效性,无效或重发时立刻报告或越级报告。


    做好充分的准备,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证明异常前后的数据及改善证明。


    Part 5

    抽样风险怎么控制


    由于产品质量的波动性和样本抽取的偶然性,错判是不可避免的,这种错判的风险,称为抽样风险。


    抽样风险的控制:


    对样本数要尽可能的接近于批量数。


    巡检中,对样本数(通常是5pcs/小时/每工位)在无法判定时可做扩大样本数或做多次抽样及请组长复检。


    针对不同的抽样对象特征,采用合适的抽样方法,及必要时采用两种以上的抽样方法,以起到自我复检的作用。(特别适用于转序等批量检验判定)


    Part 6

    品质“三字经”

    1. 品质管理“三不准”


    不合格原材料不准投产,不合格半成品不准流入下工序,不合格产品不准出厂。


    2. 生产现场管理“三工序”


    复查上工序,检查本工序,优质高效为下工序服务。


    3. 质量检验“三检”


    自检,互检,专检。


    4. 出了质量事故要开展“三分析”


    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分析事故的危害性,分析应采取的措施。


    5. 出了质量事故要开展“三分析”并要坚持“三不放过”


    原因不明不放过,责任不清不放过,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6. 生产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应坚持“三按、一控”


    按图纸、按工艺、按标准,控制不良率。


    7. 做好检验工作应当好“三员”


    产品质量检验员,质量第一宣传员,生产技术的辅导员。


    8. 检验员当好“三员”的同时要做到“三满意”


    服务的态度员工满意,检验过的产品下工序满意,出厂的产品用户满意。


    最酷

    喜欢

    支持

    媚眼

    感动
    1

    点赞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极简网 ( 蜀ICP备2021008020号-2|蜀ICP备2021008020号-2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