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在任何产品的设计及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设计变更、工艺变更、制程调整、非计划停线及转产、转线等活动。
这就需要在作业准备验证、停产后验证阶段,进行首件检验! 首件检验,是现场质量控制中的必用手段,一般是指:对每个班次刚开始时或过程发生改变(如人员的变动、换料及换工装、机床的调整、工装刀具的调换修磨等)后加工的第一或前几件产品进行的检验。 一般要检验连续生产的3-5件产品,通过后才能批量加工后续产品。
首件检验失效案例: 某工厂重复出现左前窗控开关升降玻璃不灵敏,经调查是工厂生产的滑动块高度尺寸超下限; 该产品是工厂注塑自制品,追溯首件检验记录发现高度尺寸9.8+0.5/-0.03在首件检验中8模产品数据分别是:9.78、9.80、9.77、9.80、9.77、9.79、9.77、9.79,首件检验合格后开始生产,为什么还会有不良品产生?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首件检验怎么做? Part 1 首件及首件检验的定义 过程改变: 生产过程中,5M1E(人、机、料、法、环、测)中任何一个或多个生产要素发生改变,如人员的变动、设备的调整和维修、换料和换工装夹具、设计变更、停线等等。 首件: 每个班次/产线生产投入开始时或过程发生改变后,生产线加工的第一件或前几件产品。对于大批量生产来说,“首件”往往是指一定数量的样品。 首件检验: 对每个班次刚开始时或过程发生改变后,生产线加工的第一或前几件产品进行的检验。检验的数量,可以根据不同企业或客户的要求制定。
在设备或制造工序发生任何变化,以及每个工作班次开始加工前,都要严格进行首件检验。 Part 2 首件检验的目的 生产过程中的首件检验主要是防止产品出现成批超差、返修、报废,它是预先控制产品生产过程的一种手段,是产品工序质量控制的一种重要方法,是企业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行之有效、必不可少的方法。
通过首件检验,可以发现诸如工夹具严重磨损或安装定位错误、测量仪器精度变差、看错图纸、投料或配方错误等系统性原因存在,从而采取纠正或改进措施,以防止批次性不合格品发生。 Part 3 首件检验的时机/场合 1)每个工作班开始;
Part 4 首件检验的要求 首件检验采用三检制:自检、互检及专检。
检验员对检验合格的首件产品,应打上规定的标记,并保持到本班或一批产品加工完了为止。 所有首件产品必须留样,留作后续产品对比之用,来看过程是否发生变化,并用记号笔标记“√” 以示通过首件检验。
Part 5 首件检验的记录是什么? 首先要记录首件的质量特性值。
如果是数控设备,也可以记录下加工时间,只要能够追溯到加工首件的条件就可以。 以上的记录,将首件与加工首件的质量影响要素对应起来,如果在批量生产中发现不良,就可以现地现物的对照首件和首件的作业条件,从而找到不良的原因。 有可能出现一种尴尬的情况,即出现了不良品,但是不良品的作业条件和首件相比没什么大的变异。 恭喜你,你发现了新的质量影响要因,想办法识别并控制吧。 Part 6 首件检验规范流程 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2)职责
3)控制要求
首件检验不合格应立即退回,重做首件,并做好记录。未经首件检验合格的产品不得进行验收。
4)工作程序
首件检验时,检验员应会同生产线负责人按现行有效的图纸、清单(或顾客提供的样件)、工艺文件、产品要求进行检验,合格后在首件产品上做好标识(如签注“首件合格”等),并在首件卡上由生产者(或代表)、检验人员会签。 对于因产品因较大更改所需作的首件检验可由相关人员及检验签字认可;首件检验不合格立即退回,重做首件。
|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极简网
( 蜀ICP备2021008020号-2|蜀ICP备2021008020号-2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